1.假如不把本校或某校填在第一志愿,是不是影响录取?不影响。中招录取的原则是:德、智、体全方位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误导或强迫考生需要把本校或某校填报在第一志愿的做法是没政策依据的,也是侵害考生权益的。(需要填报为第一志愿的学校和专业除外。2.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不可以更改。这是由于考生填报志愿是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在不了解所报学校的考试报名人数、不了解自己考试分数的状况下进行的,而且每一个考生都期望争取到更多的录取机会,达成被最佳的学校录取的愿望。假如允许个别考生在得知学校考试报名人数、考试成绩等招生考试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则将破坏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门规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经确认被采集后,其他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3.借考生与正式生填报志愿有什么不同?借考生是无北京正式户口的初中三年级借读生(且不拥有考试报名资格),正式生是指具备本市正式户口的应届初中三年级学生和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1986年9月1日及将来出生)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借考生可以在本市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但不允许填报升学志愿,只有正式生和符合考试报名规定的借读生才具备考试报名资格。你需要防止的二个误区:误区1、一味追求非普通高中不上。03年的中考出现了不少高分考生没收到任何学校录取公告书的怪现象。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主如果考生填报志愿不当。在18万余名考生中,志愿上填写服从分配的考生仅1万余人,其中只有半数考生服从职技类学校分配,正是如此致使其中部份高分考生档案成为死档。今年取消了是不是服从其他院校分配一栏,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我们的实质状况,认真考虑,慎重选择到底是上普通高中还是上三校。误区2、过分守旧,一志愿流失。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考试前估分过于守旧,而考试时超水平发挥的考生,本来可以填报市区重点高中的一志愿就如此白白浪费掉了,非常是可惜。中考与高考考试报名方法有本质的不同,高考考试是由大学决定考生是不是录取,中考是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进行录取。考大学时,确实会出现第一志愿学校没考上,第二志愿学校够分也不录取,甚至第三志愿学校也不录取的状况。中考就根本不同了,第一志愿假如没考上,计算机会看第二志愿够不够,第二志愿再没考上,计算机会看第三志愿够不够直到被录取为止,只须分数够,相应的志愿学校就必然会录取。因此,中考填报志愿时,有潜力的考生前一二个志愿可选择较理想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稍高于考生平常成绩的学校。如此,可防止考试时超水平发挥,成绩较高,志愿却并不理想而带来的遗憾。但随后的志愿需要实事求是地降下来。2014中考志愿填报志愿的几个建议(1)不可以攀比别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作为父母的面子,更不可以看(听)到其他(特别是熟人)的孩子报了某个志愿,自己也要报这个志愿,不然说不出口,如此会将毁了孩子的前程。(2)不要过高中一年级味地贪名校合适我们的才是最好的。(3)不要不作自我剖析,直接问其他人如何填报,即便专家提供的建议也只能是参考建议,最后的主意还是你和孩子自己拿,其他人不可以替代你作为父母的职责。将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学校的排名相对应起来,填报一个志愿,与专家探讨商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4)分清几个学校的名字,如北京十一学校与北京第11中学等名字,必须要根据大本上的名字去填学校,不然差之毫厘谬之千里,13年就有一个父母将十一学校与11中学混了,导致不可以进入十一学校的困境。